Technical Articles

        技術文章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城市內澇防治中,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該如何布局才能覆蓋全面?

        城市內澇防治中,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該如何布局才能覆蓋全面?

  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9-11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11

          【JD-SW2】【競道科技水雨情監測設備,高精度,可定制,廠家直銷,品質保障,更多優惠,歡迎垂詢問價!】。

          城市內澇防治中,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該如何布局才能覆蓋全面?

          城市內澇防治的核心是 “早發現、早調度、早排澇",而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的布局是否科學,直接決定了內澇監測的覆蓋廣度與響應精度。需結合城市地形地貌、排水系統架構、內澇風險等級等因素,遵循 “全域覆蓋、重點加密、協同聯動" 原則,構建 “點線面結合" 的監測網絡,確保從降雨監測到積水感知的全鏈條覆蓋,為內澇防治提供精準數據支撐。

          一、遵循 “全域覆蓋" 原則,構建基礎監測網格

          城市全域需按 “均勻布點 + 地形適配" 方式布設基礎監測站,確保無監測盲區。首先,根據城市面積與降雨分布特性設定基礎密度:平原型城市(如北京、鄭州)每 5-8 平方公里布設 1 個雨量監測站,同時在每 2-3 條主要道路交匯區域、每 1 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至少布設 1 個水位監測站,重點監測道路低洼處、地下通道入口等易積水點;山地丘陵型城市(如重慶、貴陽)需結合地形分區布設,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、平壩區域加密至每 3-5 平方公里 1 個雨量站,在山坡匯水區域增設水位監測站,捕捉地表徑流匯聚過程。其次,針對城市行政與功能分區優化布局:在城市建成區,按社區邊界劃分監測單元,每個單元確保 “1 個雨量站 + 2-3 個水位站" 的基礎配置;在城市新區與待建區域,提前預留監測站安裝點位,與道路、排水管網建設同步規劃,避免后期改造難度大。此外,需覆蓋城市邊緣地帶與城鄉結合部,這些區域常因排水設施薄弱成為內澇隱患點,需按建成區標準 50%-70% 的密度布設監測站,防止 “邊緣盲區" 導致內澇漏判。

        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

          二、聚焦 “重點加密" 策略,強化高風險區域監測

          對內澇高發、人員密集、功能關鍵的區域,需大幅提升監測站密度與功能配置,實現 “精準感知、快速響應"。一是老城區與低洼地帶:這類區域管網老化、地勢低洼,內澇風險最高,需將雨量監測站密度提升至每 2-3 平方公里 1 個,水位監測站按 “500 米半徑覆蓋" 標準布設,重點安裝在老小區出入口、歷史積水點、地下車庫入口處,部分站點需加裝視頻監控,實時查看積水淹沒情況(如是否沒過人行道、是否影響車輛通行)。二是交通樞紐與關鍵設施周邊:火車站、高鐵站、機場、城市主干道下穿隧道、立交橋下等區域,一旦積水將嚴重影響交通運行,需在每個樞紐周邊布設 3-5 個雨量站,在隧道入口、橋洞低點等位置布設水位站,且采集頻率提升至 1 分鐘 / 次,同時支持與交通指揮系統聯動,積水超預警值(如路面積水超 15 厘米)時自動觸發交通管制提示。三是大型公共空間與人口密集區:城市廣場、體育場館、學校、醫院、商業綜合體周邊,需在每個場所周邊 200 米范圍內布設至少 1 個水位站,300 米范圍內布設 1 個雨量站,確保及時掌握人員密集區域的內澇風險,為人員疏散提供數據支撐。四是排水系統關鍵節點:在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口、大型雨水泵站集水池、主干管網檢查井等位置,布設專用水位監測站,實時監測管網水位與泵站運行負荷,當管網水位超設計容量 80% 時,及時觸發泵站提標運行或應急調水,避免管網溢流加劇內澇。

          三、注重 “協同聯動" 設計,實現數據互通與功能互補

          單一監測站難以覆蓋復雜城市內澇場景,需通過 “多類型站點聯動、跨系統數據融合" 提升覆蓋有效性。一方面,實現 “雨量 - 水位 - 流量" 監測協同:在城市主要河道、湖泊、人工濕地等水體周邊,布設兼具雨量、水位、流量監測功能的綜合站,實時掌握水體水位變化與匯流情況,判斷是否對沿岸區域造成內澇壓力;在雨水管網末端出水口布設監測站,結合管網內水位數據,分析管網排水效率,為管網改造與排澇調度提供依據。另一方面,推動監測站與城市其他系統聯動:將監測站數據接入城市智慧防汛平臺,與氣象部門的降雨預報數據、城管部門的排水設施運維數據、交通部門的路況數據融合,例如根據氣象預報的 “未來 2 小時強降雨" 信息,提前調優監測站采集頻率;根據管網運維數據,對維修路段周邊的監測站數據進行修正,避免因施工導致的監測偏差。此外,支持 “移動監測與固定監測互補",在暴雨預警期間,出動搭載移動雨量水位監測設備的應急車輛,對固定監測站覆蓋不足的區域(如臨時施工路段、突發積水點)進行補充監測,形成 “固定站為主、移動站為輔" 的全域覆蓋網絡。

          四、考慮 “未來適配" 需求,預留升級與擴展空間

          布局時需兼顧當前需求與未來發展,確保監測網絡具備 “可擴展、可升級" 能力,避免短期重復建設。一是設備接口標準化:選用支持 Modbus、MQTT 等通用通信協議的監測設備,預留 5G、北斗衛星通信接口,未來可根據技術發展升級傳輸鏈路,提升數據傳輸穩定性;水位站預留加裝水質傳感器、流速傳感器的接口,后期可擴展監測功能,滿足內澇后水質評估等需求。二是站點位置可調整:在城市新區、待建區域布設監測站時,采用模塊化、可移動的安裝方式(如便攜式太陽能供電站),避免城市規劃調整導致站點廢棄;老城區站點安裝時,與道路改造、管網更新工程同步設計,確保站點位置長期適配城市布局。三是數據容量預留:監測平臺需預留足夠的數據存儲與處理容量,隨著監測站數量增加(如未來城市擴展導致站點新增 30%-50%),仍能保障數據實時傳輸與分析,同時支持接入未來可能新增的監測類型(如土壤含水率監測、積水深度預警等)。

          城市內澇防治中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的全面覆蓋,并非簡單 “越多越好",而是 “科學布局、精準適配"。通過全域基礎覆蓋確保無盲區,通過重點區域加密提升風險感知精度,通過協同聯動增強數據價值,通過未來適配保障長期有效性,才能構建起 “高精度、高可靠" 的內澇監測網絡,為城市內澇防治決策提供及時、準確的數據支撐,有效降低內澇對城市運行與群眾生活的影響。


        15666886209
        歡迎您的咨詢
        我們將竭盡全力為您用心服務
        在線客服
        關注微信
        版權所有 © 2025 競道光電  備案號:魯ICP備20021226號-16
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|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|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| 1314成人网|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|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|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|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|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|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|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|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|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|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|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|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|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|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|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在线电影|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| 1314成人网|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|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|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|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|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|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|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|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|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|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|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|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|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|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|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|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|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|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∨视频网站|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| 成人777777|